找到相关内容150篇,用时15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放生的意义、实施与注意事项

    放生之事,浅而易见。戒杀放生之理,深而难明。”“圣君贤相,哲士鸿儒,多皆仰遵佛训,俯培己仁,或茹素而断荤,或戒杀而放生,其嘉言懿行载诸史册,亦企后人同慈心、愍彼物类。”   近代弘一律师说:“先问...、护生活动历二千年而不衰,一些人之所以面对外界的种种非议仍执着地出钱出力放生护生,原因固然很多,但关键在于佛经的大力提倡和历代高僧大德的推动。例如:   《梵网经》说:“若佛子以慈心故,行放生业,一切...

    陈星桥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80250425.html
  • 格鲁派殊胜诸点概要

    得声闻果,且有堕恶趣之虞,盖彼退失菩提心也。”吾人闻此,极宜猛省!阿底峡尊者未入藏以前,藏人不明菩提心修法,尊者问彼等如何生起菩提心 ? 如何慈心悲心?答:“不知,但知仪轨受戒,即为生起菩提心。”...分别二谛论释》、《中观庄严颂及释》、 《律三十颂释》等论著。莲花戒亦著有《中观庄严译释》、《中观光明论》、《次三篇》等论著。依教仅限于显。依理止于清辨之学——中观自续派见。而且西藏虽经莲花戒驳倒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35552456.html
  • 当代印度的新佛教运动

    而后慈心观(metta-bhavana)。为了提高禅定水平,为农村的归依者服务,又在孟买和浦那之间以及东印建立了两个修禅中心。在Bhaja地方的洞窟佛寺中先已有了正法静休中心(Saddharma ...入世佛联(WBO)和印度的三界佛教僧伽团(TBM)[2];至于是否独身、是否放弃家庭的责任,只是次一等的问题,并不是关键。成为佛教徒,遵行持之道,其核心是看实质而不是形式。当然这绝不意味着佛教徒的...

    宋立道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50161723.html
  • 慈宗弥勒法门

    从广义的角度说,上生弥勒天宫,要有种种因缘,因此广义的弥勒法门还应有慈心的法门(因为菩萨以慈发心,慈心是菩萨创始成终的心要法门)和《楞严经弥勒菩萨圆通章》中的唯心法门。而且习学弥勒所传的种种经论,即...住世六万年,像法二万年,就进入末法了,而渐待下一尊佛出世。   二 弥勒愿行   与其他佛菩萨一样,弥勒菩萨在因地修行时也发有大愿,《一切智光明仙人慈心因缘不食肉经》中弥勒(于因地时)发愿:“愿我世世不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581661905.html
  • 佛家四禅八定的静坐工作

    著其相,但念众生得离苦,不为目己求安乐。所谓无量,是—认为以上四心,无亲、无怨、无近、无远,心遍十方,平等不隔·所以说为除众生嗅觉而慈心;为除众烦恼觉而修悲心;为除众生不悦...佛家四禅八定的静坐工作   杨政河   ㈠禅定的步骤   禅定,有时说它为禅观,“禅”是从佛陀妙觉的心中所衍生出来的;定者,定其身心;观者,观其内心,纯然是一种精神...

    杨政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75464402.html
  • 正在被人们认识的佛教素食

    ,云何而食?大慧,诸罗刹等,闻我此说,尚应断肉,况乐法人?大慧,菩萨摩诃萨,观诸众生,皆是亲属,乃至慈念如一子想,是故不应食一切肉。大慧,食肉之人,众生见之,悉皆惊怖,慈心者,云何食肉?大慧,夫食肉...摩诃萨知其义已,为未来现在报习所熏,食肉众生而演说之,令舍肉味,求于法味,于一切众生,起大慈心,更相亲爱,如一子想,住地菩萨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。佛告大慧:一切诸肉,有无量缘,菩萨于中,当生悲愍,不应...

    林克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325365769.html
  • 内院佛学五科讲习纲要

    赵沼械渺兜佬膶嵉轮砸玻∥ㄐ挠写龋瞬蝗天都海y已于圆满佛智之求。不忍于人,而弗舍于成熟有情之愿,菩提根本,岂不在是欤!《修慈分》说三劫广行,应慈心以自调伏,庶几于菩提分安乐不疲,处流转中,无感苦逼。...习定论》一卷 唐译《藏要》本。此依《瑜伽&#8226所成地》而严密组织之。寂因作意一义,创见于此译文,盖所谓不离一切智相应心也。据以通习般若、瑜伽、涅槃三科,观行皆无疑矣。  次周所习,...

    吕澂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2482966677.html
  • 慈悲喜舍—人类情绪最美感的展现

    要能超越两边,尽量能无条件的正面对待,遇到对立争执,能异中求同,事情已经遇到了,要知道如何解决,如何妥协。   慈心作意─得十一种功德。这十一种功德是说我们做慈心作意的好处,同时它也是在提醒我们,...   目 录   慈悲喜舍是世间法通向出世间法的桥梁   慈悲喜舍与戒定慧   十波罗蜜与十一种功德   四无量心三昧   悲心作意   慈心作意   喜心作意   舍心作意  ...

    大卿 弘法师

    菩提心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6/06/133007489.html
  • 圣凯法师:四大净土比较研究

    Metteyya。又称梅旦丽耶菩萨、末怛利耶菩萨、迷底屦菩萨、弥帝礼菩萨。意译作慈氏。(1)因时,以慈心利他为出发点,所以以慈为姓。据传此菩萨欲成熟诸众生,由初发心即不食肉,以此因缘而名为慈氏,这可以从...外,也重视在现世摄受众生。   弥勒菩萨的得名因缘是因地发慈心慈心三昧,不食众生肉;阿閦佛的得名因缘是因地发心于一切众生不起嗔恚;药师佛在因地“发十二大愿,令诸有情,所求皆得&...

    圣凯法师

    净土|净土宗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4/213733577.html
  • 学佛是怎么一回事

    心。《华严经》说:“若令众生生欢喜者,则令一切如来欢喜。”又说:“不为自己求安乐,但愿众生得离苦。”就是教导我们要常慈心,护念众生。   三、要生正信。信有生必有死;信眼前一切事物都是变化无常;信...离心、意、识自参自悟,也是不得已的苦心。不过我们也不必畏难,“我欲仁斯仁至矣”,佛说有种种方法,或渐、或顿、或权、或实,只要依法持,都可圆证心性,成就佛果。   (二)释 心   心是幻生幻灭、...

    徐恒志

    |徐恒志|学佛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5/08/001943595.html